重磅炸弹!76人探花签沦为交易筹码?恩比德夺冠窗口倒计时开启
2025年NBA选秀夜还未拉开帷幕,费城76人队就扔出了一颗足以震动联盟的重磅炸弹。据《The Athletic》名记沙姆斯·查拉尼亚爆料,手握3号签的76人管理层正在积极听取各方报价,大有放弃选秀权、换取即战力球员的架势。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球迷和媒体的热议,
2025年NBA选秀夜还未拉开帷幕,费城76人队就扔出了一颗足以震动联盟的重磅炸弹。据《The Athletic》名记沙姆斯·查拉尼亚爆料,手握3号签的76人管理层正在积极听取各方报价,大有放弃选秀权、换取即战力球员的架势。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球迷和媒体的热议,
费城76人的当家球星乔尔-恩比德最近彻底破防了。 面对媒体镜头,这位两届得分王直接开怼自家球迷:“我真不知道该说啥,他们连我都想卖了!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炸出了费城球迷对主教练道格-里弗斯积攒三年的怒火,也撕开了这支东部豪强的更衣室烂账——从哈登逼宫到里弗斯
上赛季球队砸4亿签下保罗·乔治,结果三人组一起躺进东部第13,连季后赛门槛都摸不着。 恩比德场均23分创生涯最差,乔治拿着2亿合同却打出16分“养老数据”,更惨的是,全队现在只能靠10.5%的“状元签运气”续命。 莫雷的嘴硬,到底能不能救活这支烂到根儿的“伪强
“我来费城就是为了和他一起打球,但他不能上场,我要搞清楚怎么打,等他可以上场了,我们又要搞清楚打什么战术。有时需要马克西多打,有时需要我多打,最后整个赛季变成我们怎么才能弥补他打不了的空缺。”
洛杉矶湖人的内线问题在本赛季季后赛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也是他们在季后赛首轮被明尼苏达森林狼淘汰的直接原因。
贝弗利:不,他们需要一个有运动能力的顺下球员,一个能保护篮筐的中锋,我喜欢卡佩拉去湖人。
2019年5月12日,猛龙坐镇主场迎来与76人的抢七大战。比赛打得十分胶着,最后还剩4.2秒时双方战成90平。猛龙界外球发出,莱昂纳德接球后沿三分线推进,在西蒙斯和恩比德的合力防守下小卡选择底角飘逸中投,皮球划出超高抛物线,在篮筐上连弹四下,最终球进灯亮,猛龙
近日,NBA名宿保罗-皮尔斯在名嘴Cowherd的节目中谈到了恩比德。
据TA记者Jared Weiss报道,76人球星恩比德在季后赛期间一直与步行者球星哈利伯顿保持短信联系,不断敦促后者增加出手次数。
76人今年经历了一个失败了赛季,坐拥三大巨头,球队战绩却排在联盟的倒数第五;有关乔治的议论那是闹得沸沸扬扬,可作为当家球星的恩比德却像躲起来了一样,几乎没啥声色...
洛杉矶湖人在2024-25赛季的失利,归咎于球队没有出色的内线。自从安东尼戴维斯被交易送走之后,他们凭借全员积极争抢篮板和卡位的表现,也算是在常规赛的内线竞争中,勉强立于不败之地。可是,在季后赛森林狼将他们引以为傲的内线直接打到崩溃,让40岁的勒布朗詹姆斯,站
表现远低于预期,导致交易价值为负!美媒《bleacherreport》在季后赛征战之际评选出本赛季5大垃圾合同,76人队成为最大输家,双核乔治恩比德携手入选。
可签4年2.29亿美元,在与佩林卡和雷迪克会面后,名记曝出东契奇志在湖人夺冠!权威美媒ESPN名记Windhorst火速支招湖人,可以通过一笔6换1交易方案得到恩比德组建4巨头争夺冠军。
在节目中主持人表示76人愿意交易恩比德,Bill Simmons随后建议湖人应该出两个首轮加到期合同去报价,且这份报价不包含里夫斯。
谈到自己恢复健康后,和恩比德的未来将如何,他说:“今年已经给了我们培养场上默契的机会,场下的关系也变得更好了。”
NBA这附加赛到底是谁发明的啊!两队胜场差都超过10个了还要一起争夺季后赛名额,今年的东部都还算好,东部第八的老鹰和东部第九的公牛仅仅差了1个胜场,最终老鹰被淘汰,第十的热火成功晋级!但是西部可不一样啊,西部第八的灰熊和第九的国王直接差了8个胜场,最终国王被淘
在NBA的历史长河中,费城76人队的“相信过程”(Trust The Process)曾是最具革命性的重建宣言。当乔尔·恩比德在2014年以探花身份降临费城时,这座篮球圣城仿佛触摸到了复兴的曙光。然而十年过去,这支球队却陷入更深的泥沼——6次季后赛之旅仅1次突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骨科医生兼运动医学专家亚历山大-韦伯在接受Sportskeeda采访时说道: “他的膝盖问题相当棘手。不仅是针对下个赛季,甚至对他的职业生涯我都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马克-加索尔表示:“我的前两轮系列赛,我必须成为一个防守者,我在对位武切维奇,他是魔术队内得分王。然后是恩比德,他也是当时主要得分手,我的角色就和托尼-阿伦一样。后来他们突然和我说,你需要打得更有侵略性,我就想要进入扎克-兰多夫的模式。”
场均33分、10篮板、4助攻,连续两年得分王+MVP前三,却因季后赛屡屡拉胯被贴上“软蛋”标签。乔尔·恩比德——这位当代最具争议的超级中锋,究竟是被时代误解的天才,还是注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数据泡沫”?